遂川:激活“神经末梢” 疏通治理“源头活水”
2023-07-27 18:46:36 来源:遂川县委政法委
(资料图)
“以前要找村支书盖章出证明,没有预约的话经常跑空,书记不是去镇上开会就是出去办事,现在可好了,有了党员中心户长,直接交给他代办就行了。”“我一个人在家,没有智能手机,每年到了要办理养老资格认证时就犯愁,现在有党员中心户长到家里帮助拍照认证,不用再到镇上了。”……谈起“红网格”,遂川县衙前镇上芫村的村民们分享着他们最直接的感受。
“网”为民生,“格”致精细。近年来,遂川县积极创新推出“红网格”工作模式,把党组织建立在网格上,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真正构建“事情在网格中办理、问题在网格中发现、矛盾在网格中化解”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打通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抓组织领导,促统筹推动。一是制发方案,成立专班。下发了《化党建引领推行“红网格”工作模式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出台“网格村警”和网格员管理细则,明确工作责任和任务,制定详细的绩效考评办法。二是搭建组织,明确职责。我县按照城乡并举,条块联动的原则,在城区和农村分别构建“城市社区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长”和“乡镇—行政村—网格—村民小组—党员中心户长”五级组织架构,建立全县811个城乡网格普遍建立了党组织,城区还设立了59个楼栋党小组,全县选聘5002余名党员中心户长,形成“党建引领、一网统筹、全域覆盖”格局。并对城乡网格员、中心户长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分级组建了“红网格”工作微信群。三是优化网格,配强力量。23个乡镇和城市社区管委会重新对网格员进行了充实和调整,重新安排了一批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员到网格员队伍,对不适宜担任网格员的人员及时进行了调整,目前全县城乡兼职网格员811名,城区专职网格员102名。在每个网格内醒目的位置悬挂了网格责任牌,亮明了网格员姓名、电话、工作职责、服务承诺等。出台了《遂川县行“网格村警”工作的实施方案》。23个乡镇全部按照有房子、有交通工具、有电脑、有制度,统一外观标识、工作站牌、制度牌、桌牌、公开栏、装备、形象排、工作台账“四有八统一”的标准打造了网格片区警务室,确保所有网格村警有办公场所。自从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全县“网格村警”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36起,协助公安机关侦破案件242件,为民办实事5719件,开展平安建设等各类宣传25000余人次。按照“1+1+8”勤务架构,为每个城市网格片区各配齐1名民警和8名辅警。聚焦“一警多能”目标,完善“网格快警”职责清单,全面提升“网格快警”实战能力。健全24小时巡逻值班制度,精准落实“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做到有警情时快速出警,无警情时开展治安巡逻、法治宣传和纠纷调解等日常工作,确保“小事不出格、矛盾不上交”。实行“网格快警”模式以来,截至目前,已处置各类危难警情490余起,为民办实事2287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3200余起,开展反诈宣传8900余次,收到锦旗、感谢信78面(封)。
二、抓机制创新,促协调联动。一是创建“全科网格”组织架构。以推行全科网格服务管理工作为抓手,积极推动多网合一,整合城管、公安、司法、市监、环保、交警、应急、消防、民政、教育、供水、供电、自然资源、住房保障等职能部门,采取“1+N”的工作模式,积极延伸服务触角,落实工作力量下沉至网格,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通过形成机制促进部门协调,推动基层处置、执法力量融合解决疑难问题,避免因职责边界问题造成相互推诿,实现“多网合一、一网统管”。二是创优“红网速动”运行机制。通过建立逐级转报、分级分口子转办机制,整合各部门信息服务平台,借助各级综治中心和各部门智能化信息平台,创新打造成基层社会治理的指挥调度中心、信息应用中心、预测预警中心、防范处置中心和为民服务中心,并积极开通1890民生热线。确保网格员及群众能即时通过电脑、手机等上报网格事项,“红网格”运行指挥中心能根据具体事项迅速形成转办单推送给相关部门责任人员处置,形成“网格发现—平台受理—实时处置”的工作闭环和快速响应处置工作机制,将矛盾化解在源头、问题处理在基层,推动基层治理走向“智治”。三是创新“三事两门”工作方法。创新推出“三事”工作法,即:村(社区)干部进网格主动问事、村(居)民进网格集中议事、共建单位进网格及时办事。由村(社区)干部按照分片负责原则包干若干网格,在党员中心户挂牌设立“党群会客厅”,浓厚党建元素。建立“两门”工作法,平时由党员中心户长“上门”,走进群众家里,了解民情民意,并不定期“敞门”,邀请群众座谈,宣讲理论政策,商量大事小情,建立问题清单、解决清单,实现信息快上快下、问题分级处理。目前,全县共开展协商议事1600多场,参与人数56000余人,协商讨论问题4700多个,帮助居民解决水压低、路灯不亮、环境脏乱差等方面的实际问题2300多个,宣传“双提升”、疫情防控、反诈防邪等重点工作18万余人次,帮助安装注册反诈App7万余人。
三、抓保障激励,促工作主动。一是强化经费保障,确保有财力办事。为破解队伍经费难题,将网格员和“网格快警”工资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分别按照1200元/人·月和300元/人·月的标准,落实县城社区“全要素”网格员和兼职网格员工作补助,按照每年人均4.75万元的工资标准落实“网格快警”工作补助。实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二是强化培训激励,确保有能力做事。为提升“红网格”相关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我县分级分类对网格员、中心户长、“网格村警”等举办培训班80余场次,培训人员近7000人次。同时,我县还制定了方案,将工作积极、表现优秀的“网格村(快)警”和网格员纳入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管理。通过开展评选“三十佳网格员”和“三十佳网格村(快)警”等措施,有效激励有关人员干事创业。并对工作消极应付、表现较差的网格员和“网格村(快)警”要落实退出机制,是党员的还要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进行处理,确保有关网格人员履职尽责。三是强化督导考核,确保有动力成事。为推动“红网格”工作全面落实到位。我县将“红网格”基层治理工作纳入了2023年平安建设工作考评重要内容。今年8月下旬,结合维稳工作专项督查,县委政法委牵头再次组建6个督查组,对全县各乡镇及城市社区管委会创新“红网格”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实地督查,推动全县创新“红网格”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